企业家先锋黔货入连,跨越3000

从大连出发,一路向西南,越过渤海海峡,穿过广袤的华北平原,绕过火热的四川盆地,踏上云贵高原的山峦,这是一条公里的山海之路,串联起两座城市26载牵手情缘。

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部署,确定辽宁省大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六盘水市。从黄渤海到乌蒙山,从星海湾大桥到北盘江大桥,20余年来,大连和六盘水两座城市用波澜壮阔与巍峨连绵绘就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壮丽画卷。而甘井子区政协委员、大连迦南食品有限公司监事林首彤,有幸成为这幅画卷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初识乌蒙山麓珍宝遍地年5月初,跟随政协委员学习考察团,林首彤第一次对“中国凉都”有了深入接触。群山环绕中,宜人的气候,清爽的空气,让人瞬间爱上六盘水这个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八个字在考察过程中,始终萦绕林首彤的脑海中。六盘水地方物产天然丰裕,刺梨、红米、菜籽油、岩脚面等特产食品兼具美味与健康,在当地有上百年种植和生产历史。然而,因为地处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带,建市于群山之中,交通十分闭塞,人们出行都颇费周折,更别说大宗物资的运输了。当地少与外界有商贸往来,优质的地方特产难以走出大山,居民收入一直维持较低水平,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也就有了大连对口帮扶20余年的山海情缘。探索跨越山海黔货入连结束考察回到大连后,林首彤一直在思索,我能为大山里淳朴的人民做点什么?如何让更多人享用到优质的地方特产?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大背景和甘井子区开展两地商贸往来的号召下,林首彤主动请缨,充分利用此前做食品供应链的资源和渠道,开启了将六盘水的优质特产运出大山,运往大连人民餐桌上的尝试。有产品、有渠道,但两地没有搭建起成熟的物流体系,难以实现产品大批量运输。米的海拔差,公里的长途跋涉,是要突破的天然屏障。团队几经探索,多次实地考察,反复测算不同物流方式的成本,最终提出了“小车倒运、仓储中转、汽运为主”多线配送的方案,成功降低30%物流成本,让黔货出山有了更强的操作性和竞争力。一辆辆满载着刺梨汁、苦荞茶、白马洞矿泉水等20余种六盘水各县区农特产品的大货车从广场列队出发时,仅用三天产品便能抵达大连。这跨越山海公里路,是团队为东西部扶贫协作打通的运输路,更是两座城市携手脱贫攻坚的奋进路。践行爱心助力扶贫协作

有了这次成功尝试,林首彤真切感受到“黔货入连”在提升企业业绩背后更广泛的社会意义,这不只是一项业务的开拓,更是一项用爱心去践行的事业。为了让六盘水农特产品广开销路,团队在源头探索了科学化的布局,打造了“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体系,并在六盘水当地搭建了区域性物流网络,优化“黔货入连”对接环境,推动六盘水的饮料、食品在大连数百家便利店和连锁饭店销售,并开设“黔货入连”体验展厅,积极开发电商小程序,实现线上下单,送货上门。

尽管六盘水的产品有特色、有潜力,但由于前期市场开发不足,部分产品包装也不能适应远距离运输及大城市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林首彤携团队与生产企业共同商议改进产品包装,优化营销手段,不断扩大黔货在连的销路,助推“凉都高山珍品”跨越山海,走进大连、火爆东北、畅销全国。从六盘水到大连一线相连,再从大连到全国多点辐射。北京、武汉、沈阳……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黔货出山”的通道,享用到了天然优质的贵州特产。

年,脱贫攻坚全面决胜,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考核结果公布。作为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中结对时间最长、海拔落差最大、空间距离最远的结对城市,大连与六盘水两市连续三年双双取得“好”的等次。

如今,大连市与六盘水市建立新型合作关系,将继续开拓两地经济发展新局面。而林首彤也将继续奔走于大连和六盘水间,用初心使命和勇毅笃行让这条山海之路更通畅、更壮美。

#振兴新突破辽宁杠杠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6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