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枸酱酱酒茅台之源,一个欺骗了中国
作者:梧桐君
公元:年03月(第6期)
蜀贾无时市枸酱,
汉使不复问邛杖。
——明·吴国伦
枸酱,被当今大多数酱香型酒类生产企业尊奉为酱酒之源、酱香鼻祖,更是被载入茅台酒的历史,堪尊为“国酒”之祖。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也,梧桐君“醉美酒世界之《史记》篇”本不打算收录“枸酱”,但做酒如做人,诚信为本,何况自诩为国酒的茅台理应是我辈酒人之楷模,却也如此混淆视听,故此,梧桐君作《史记》“枸酱”篇,以正视听,更为光复酒业的诚信之本、持续繁荣中华之酒业,尽绵薄之力、发微弱之声。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那么,枸酱究竟是不是酱酒之源,酱香鼻祖,茅台之始?枸酱跟酱香茅台又有什么关系,且看《史记》之枸酱……
《史记》,中华二十四史之首。成书于太初元年(前年-前90年),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多年的历史。
酒,天之美禄,百药之长,嘉会之好。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与酒有不解之缘,酒伴随人类历史的始终,而《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对酒是怎么记载的呢?来和梧桐君一起探索《史记》中的醉美酒世界吧?
第6篇枸酱Ⅰ
《史记》中关于“枸酱”的记载,见于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原文如下:
“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馀步,足以行船。”
《史记》关于“枸酱”记述了这么几个事实:
1.极其美好或极具特色
论据主要有以下三点:
(1)“枸酱”出现的宴会规格很高。建元六年(公元前年),闽越王郢攻打南越,应南越求救,汉武帝派专门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部长王恢出兵东越,闽越王的弟弟馀善害怕被大汉灭国,与东越丞相密谋杀死了闽越王,以向大汉谢罪。汉朝派特使番阳令唐蒙去南越通报慰问,大摆筵席。在筵席上专门上了一种绝美的食物,这就是“枸酱”。
(2)《史记》中专门记载。既然是宴会,应该有很多美食,太史公专门而且单单记载枸酱,那只有三个原因,要不是极其美好,要不是极具特色,还有就是极具特色且美好。
(3)唐蒙对枸酱念念不忘。到了都城长安,还专门询问蜀地的商人“枸酱”之事。《史记》记载:“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
2来源于牂柯
南越都城番禺(今天广州番禺区)的枸酱,是源自西北牂柯(今天贵阳西南北盘江区域,也就是夜郎古国),经珠江运送过来的。“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但是,来源,并不代表出产。那么枸酱产自哪里呢?
3产自蜀地
“独蜀出枸酱”,也就是说只有四川产枸酱。我们知道四川距离广东驾车也需要约.9公里,在遥远的汉代,没有飞机、高铁,甚至连高速都没有,枸酱是如何从四川运送到广州的呢?
4沿江水路运输
蜀地产了“枸酱”以后,有人偷偷的在夜郎国出售,而夜郎国临近北盘江,北盘江又是珠江的支流。北盘江宽度又足以行船。所以“枸酱”就顺江而下到了南越,也就是今天广东。
5”枸酱”非”酒”
《史记》中酱和酒有明确的分类,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醯酱千瓨,浆千甔……”这说明以下3点:
(1)酱在当时已经存在;
(2)酱在当时比较常见;
(3)酱与酒是具有明显区别的,不是同一类产品。
所以,太史公并未将枸酱归类于酒。
综上所述:(1)枸酱非贵州所产,(2)枸酱不是酒,(3)更不可能是酱酒。(4)枸酱只是一种酱,(5)枸酱产自四川。
至于,一部分不良酱酒人牵强附会的把“枸酱”认为是酱香型白酒起源,想必是由于“枸酱”与“酱酒”都有一个“酱”字,为了让古人先祖站台卖酒,就一路追宗到了太史公的头上。岂不知酱酒是建国后才有的概念和品类,假的终究是假的,何况假到连起码的常识和逻辑都不顾。更有甚者,连被奉为“国酒”老大的茅台都这样自诩。不知是中国酒文化的复兴,还是中国酒的悲哀?
此处无声
……,……,……
幸哉,枸酱之甘美,太史公之度衡!
悲哉,枸酱之茅台,众酱之始祖!
痛哉,渺渺之无声!
惜哉,遥遥之无期!
信哉,何有之缘起!
梧桐酒语:忠、孝、仁、智、礼、义、信,国之本,人之本,亦是酒之本!
那么枸酱究竟是什么呢?且看下期,《史记中的醉美酒世界》之第7期枸酱Ⅱ
相关文章(点击文字可阅读):
《史记》|鬯酒——规格远超茅台的正牌国酒
《史记》之“法酒”
《史记》之“葡萄酒”
《史记》之“玄酒”
茅台酒|你所不知道的历史?
声明:本篇为梧桐君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雅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