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稳定印钞机,小而美的水电公司桂冠

北京中科忽悠 https://m.39.net/pf/a_5212071.html

最近准备把水电行业过一过,在简单分析完长江电力,华能水电之后,就看了看国投电力,结果发现火电装机有点多,于是就放弃了,相应的也放弃了川投能源,这就准备看一看桂冠电力,没有写到最后,我也不知道这家公司到底怎么样,这样也好,一张白纸来绘图,没有任何偏见,主要是自己的逻辑自洽和数据说话,也挺好。

1、主要数据概览

桂冠电力,以红水河水电为主业,控股股东为大唐集团,其实每个水电公司背后都有一个大的集团为控股股东。

南盘江红水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是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红水河上游称为南盘江,全长千米,总落差米,南盘江与下游北盘江汇合后成为红水河,红水河全长千米,总落差米。红水河与下游柳江汇合后,汇入黔江。

南盘江红水河水电规划重点开发在南盘江天生桥至黔江大藤峡段,共有天生桥一级、天生桥二级、平班、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桥巩、大藤峡10个梯度开发河段。

其中天生桥一级、天生桥二级以及平班水电站在南盘江流域;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以及桥巩水电站位于红水河流域;大藤峡水电站则位于黔江流域。流域全长公里,总落差.6米。

桂冠电力一家占了6家电站,其中分别为平班、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桂冠电力的6座电站一共装机万千万,占红水河总装机的65%。上游跟贵州交界的天生桥1级和2级,由4家股东分了,下游的桥巩和大腾峡分别被广西本地和珠江水利占有,这个红水河啊,还是差点事,全流域调度的梦想估计不容易实现了,对比华能和长电这应该是个减分项。

桂冠电力年上市,上市当日,市值12亿元,上市至今已经22年,期间最低市值为年的2亿元,市值最高为年的亿元,目前市值为亿元。也就是说上市当日买入,持股21年不动,按照22年的投资周期计算,目前年化收益6.5%,同时又募资亿元,分红为亿元,目前来看,年化收益率不足6.5%。

公司的基本面主要数据如下表所示:

从结果上来看,桂冠电力的净利润从年的25亿元到年的1亿元,降低了大约45%,营收和发电量基本上正常,但是市值从1亿元增长到了年的亿元,增长了51%,这是什么情况呢?只能说明这两年水电(绿电)真热。

从发电和装机来看,水电是主力,火电是次要的,风电和光伏是未来装机的方向。特别是年,风电装机容量翻番,发电量也翻了2倍。

分析公司就要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看桂冠电力这家公司,跟别的公司不一样,水电守着红水河,另外四川,湖北有一些中小型水电站,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小型水电的增速很小,大型的水电则是1大流域,大集团已经各自跑马圈地了。

火电就一个装机1万的合山火电厂,基本上年年亏损,盈利指望不上不说,还拖累净利润,以后也许有用,但是从近五年来看,负作用为主。

光伏、风电和抽水蓄能电站则是近几年的发展方向,特别是这两年,但是如果我真的要投资光伏风电的话,最好的标的肯定不是桂冠电力,新能源我也不会选他,所以桂冠电力的分析还是着眼于水电,顺便提一提光伏火电和其他,看中的应该是行业,入手的应该是价格,分析的应该是公司质量,三者缺一不可。

那么如何分析这家公司,我只是信马由缰,想到哪算哪,华能水电的分析有朋友说我像学院派,我也是笑了,像我这么随意写的小散户应该不多,没有写完之前,或者写作之中我也不知道我会写到哪里,怎么写都是在公司年报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再加工,基本上每个字都是自己打出来的,对错不论,原创倒是百分百。

对于桂冠电力,我觉得我还是分专业估值写吧,那就是水电,火电和其他,从水电开始,以水电为主,从近五年的财报中看能不能看到一些我认为值得注意的地方,最后给出明确的估值。

2、业务分析和数据总结

桂冠电力的水电业务源于广西河池市大化电厂,然后持续投资了平班等剩余的那些水电站,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一共持有大小12个电站,装机一共万千瓦,这些电站最早建于年,最晚是收购大唐聚源公司的97万千瓦电站(由十几家水电公司组成)。其中在看收购聚源公司估值书的时候发现一则信息如下:

大唐聚源公司中有个江南发电公司,其中主体就是西津电厂,1#机组投产日期为年,在年达到使用的设计寿命50年之后又通过改造的安全评估,继续延续使用至年,相当于又延续了0年,这个机组报表里应该没有固定资产,只有大修技改费用,水电公司还是要看未来,如果50年之后还在贡献现金流,那么就不应该低估,当然电价受管控,像国外的那种高估值,也不太现实。

看这家公司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来水极不稳定,年报的描述如下:

10年之间,来水偏枯描述的年份有8年,其中特别偏枯的年份有2年,丰富水量的年份仅仅有2年,那么以后呢?只能按照这个常规统计,10年仅有两年正常,剩下8年打折计算发电量。

华能水电则是5年丰收,剩下一年打平,从这点来看,澜沧江还是比红水河稳定,水量也更平稳,发电量更稳定。

长江电力则是9年期间只有1年明确来水偏丰,推测有2年来水偏丰,剩下的6年都是来水偏枯,但是有4年未提及枯水的程度,也就是还不算枯,也许是一种编制报告的话术而已,总的来说长江来水基本上对半开,发电量还是基本有保证。

从这三条河,三家公司来看,对于来水凡是未提及可以理解为偏丰,凡是未提及偏枯的程度都可以理解为正常,这么来看红水河依然是来水量最不稳定的河流,也许是位于太靠南的缘故吧,话说广西今年又干旱了,听说我经常去的那个小水库也干涸了,这虽然不是红水河,也距离红水河不远。

似乎公司对此方面比较在行,有预测来水的专家存在吧,能大概率准确地预测出来明年的来水情况,并根据这个情况来做出经营计划的发电量的预测,以后如果想了解当年的发电量和净利润情况,看公司年报就可以了,对于气象预测这一块,公司确实够专业。

对于水电装机和发电量的方面,公司的规划就是保持现状,做精,减少浪费,降本增效,有可能的话联调联试,增加一些电量,不过这些都是毛毛雨,只是表面的一些工作而已,可以视为波动而不是本质的变化。

5年来,公司平均装机万千瓦,跟现有的装机万千瓦相差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50亿度,其中这5年当中来水均偏枯,在未来的年,来水依然偏枯,那么往后的5年之内对水电的估值就也可以用多年平均值来计算,因为毕竟红水河就在那里,已经开发完了,增量实在有限,这么估计就给了计算一个安全边际,在偏枯的年份里多年平均发电量,以后应该不会比这个更坏了吧。

而桂冠电力的上网电价似乎也不像别人说的那么贵,其实大部分应该都是送广西电网了,天生桥的才是送到了广东,所以电价也就不是那么给力了,平均电价也就0.22到0.24之间,基本上跟华能水电一个价格,华能水电主要送云南电网,都低于长江电力的0.元以上,长江电力才是真的送到了长三角和珠三角,享受到了比较高的水电单价,我以前也以为桂冠电力的电力都外送广东了,其实真的不是。

那么对于桂冠电力,电量,电价都基本确定,剩下的就是折旧和财务费用了,这个费用一个现金流流出,一个不流出只是计入成本,都影响的是最终的报表利润,但是后面几年的规划中这些投入偏偏多是风电和光伏,这就难说了,拿着水电的利润来补贴光伏风电的建设,总感觉不太对劲的样子,可现在来看确实就是这个样子。

折旧大概一年大约20多亿,财务费用大约10亿,这一块有0多亿元,占了总成本的40%多一点。正常年份净利率为25%左右,年的净利率偏低的原因是火电,火电还是那个1万千瓦,多发一些点,导致了大量的亏损不说还导致燃料成本增加了大约8亿元,水电在固定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少发了20%的电量,叠加造成了年的净利率和毛利率偏低,但是插播一句,这个极端的年份却造就了极端的市值,公司的市值新高了。这再次说明了公司的股价和公司的利润也并不是时时刻刻相关的,对于利润,也许滞后,也许会提前反应。

有息负债的明细如上表所示,短期借款,其他应付款都是一些短期周转的费用,数量不大,不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