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得画五帧,笔下之境由渝黔边界转至

十月中旬得画五帧,笔下之境由渝黔边界转至古之夜郎风物……

江南达者童山雷

1、《瀑声浩荡转幽微》。再思当时在此僻山野谷内所见那一大注泉流,复“特写”之。小小亭儿置诸一角,似将浴于浩淼之水。水势生烟,漫幅迷茫。一切细节皆若显还隐。唯轰鸣之声,回荡耳际,转入心田,乃至无闻。更多感觉,岂是言语所能描述者,但观兹画而或忆或推想彼时,人尽可自行缘性情生发意蕴。又,毕竟尺幅有限,宏大壮丽,未敢涉及矣,只宜其于微末实境处细加体味之。

2、《夏山新霁见虹霓》。另又从这游事设想体会得来一景:清暑过雨之山暝空聚现彩虹。此等景象,首在紧扣时令、气候与具体山野特征,表达瞬间视觉及心理感受。构思既浮于脑海,迫不及待挥毫刷写;郁浓色墨兼以充沛水分浸渍渲染,移时顿感腕底视象清润幽艳、意趣横生。楮幅边隅处,一子驻足观山,情味殊与吾辈心境相融。

3、《今日毛口河畔》。乘俗生处所又值轮换、前时受潮霉变之纸亦然用尽,乃新启暑月偶游牂牁江所得题材组画创作。此首帧“毛口河”之谓,昔者鬼方、夜郎古国属地名称也,今于贵州珠江水系之北盘江流域一带;虽位置荒远,仍因建造旅游景点之故,颇具现世气息。图中绘写群山间江水曲横穿过,坡麓沱湾,萦回倾斜有形。游人徐行这天淡云闲、景物清丽环境,感历史地域文化之意,其舒怡情态,已不待言。画则唯以简略而又相对翔实笔法,并富于变化之色墨,恰如其分表达当时体验。顾之,吾文士画者,若非“行万里路”,腕下焉又可成此视象新异、同时气韵亦复生动之意趣?画毕抚腮含笑观之,幅内表示沱湾草岸由浅及深渐入江渊的那一抟转“撩写”之笔,最觉“表现到位”。呵呵。

4、《荒江旅舍·游夜郎得境》。回想当时所乘这边地公交车,由盘山公路从高处迤逦到达谷底江滩地带,至路之尽头停下。路旁浓密榕荫内,乃一小小客店,却从今世之名并呈“新貌”,曰某宾馆,云云。懒得再觅别的,遂住定,迫不及待即观察周遭景致。原来既处老镇边上,离其中心景点尚有些距离;滩头丛树黍畦及林角禽舍之外,亦隐见远远泊岸扁舟。甚奇者:山势突起,峙束而成峡,其间缭乱白云或沉静或飘浮,毕显斯地荒僻之概。今忆写心中印象,特以泼辣厚重笔势连同清森苍润色墨,表达这自古俱属“边远蛮地”之风俗情味。

5、《白云缭乱荒江远》。闲行伫立高岸,放眼眺望,唯见这久闻其名而未料一时忽至近前的牂牁江,清和云日下,好一派幽丽亦复生动景致!侧旁山岸间,虽建有不少现代房屋,但四下里川峡旷寂,峰岭连绵杳淡,兼以野风吹拂,乱云恣肆,触目竟觉胸中顿时泛起难以言说的慨古而嗟今、凝眸却怀远,如此这般悠悠意绪。兹横幅写之,示其澹然辽阔间隐隐若存江灵轻舞于斯的飘浮回荡之凄清况味,挥洒点厾之际似有神助,一气得来略无阻碍。驻笔静观,心返画境,嗟慨之情,犹弥漫在近前微随江风摇曳不止的麓梁禾草间。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