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川品车走去贵州,看看我们的骄傲
8年前,那时的我还在一本杂志媒体工作,记得当时策划了一个《奇迹之旅》的专题,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去探访位于法国南部的塔恩河谷上的米约大桥(Millaubridge)高架桥,这架绝对高度达到米的斜拉锁式大桥,是当时的世界第一高桥。
而今8年过去了,我们的国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上、科技上,突飞猛进。
在基础建设上,更是被誉为“基建狂魔”,拥有了太多值得骄傲的工程建筑,像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高桥中,就有八座在中国,我觉得,是到了为八年前的那次选题画上一个圆满句号的时刻了。
06:4412月初的北方,已经下起了鹅毛大雪,而南方,则仍旧沉浸在阳光的沐浴下。
接下来的一周当中,我将驾驶一位被誉为“六边形战士”的大型豪华SUV——款奥迪Q7,一路西行,进入云贵高原,去见证在那崇山峻岭之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这些年来我们所建造的工程奇迹。
而为了完成此次旅程,我特意选择了款奥迪Q7,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在去年的西北环线旅途中,Q7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既可跑山攻弯、亦可玩沙扬尘、也无惧涉水爬岩,堪称一位全能战士,所以这趟贵州之旅,非它莫属。
在前往贵阳的一千多公里路程中,我正好有机会欣赏一下Q7装备的BO音响,23个扬声器,瓦的环绕立体声,那种震撼感,相信听过得人很难忘记。
有了美妙音乐陪伴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当天空渐渐暗去,前方的车龙开始渐渐多了起来,我们已经抵达了贵阳。
与摄像团队会合后,我们离开贵阳前往三百多公里外的尼珠河谷。
冬季的云贵高原,天总是阴云密布,虽然车厢内很舒服,但还是让我们少了欣赏风景的心情。不过新Q7的空间和视野是真不错。
我说过后排的摄像师把他的二郎腿翘起来了么,似乎他才是这趟旅程当中最惬意最享受的那个人。
到目前为止,奥迪Q7是同级中唯一标配7座位的,并且整车长度与轴距也都是同级最长的。
而驾驶室内的整套内饰也都在以最佳的方式来表现其科技豪华的理念。一贯的包豪斯风格,这一点毋庸置疑,它时髦而不浮躁,奢华而不媚俗,用到的所有材料都很棒,高级纳帕真皮、木纹面板和铝合金装饰件大胆的结合在一起。
大尺寸的三联触摸显示屏符合时代需求,各种按键和旋钮也比竞品少了很多,标配的座椅可以进行十六项调节,无论你是何种身材都会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驾驶位置,一旦找对位置这种舒适的包容感就开始让我永远都不想离开这个座椅。
去往北盘江大桥的路上,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爬坡。一般来说,随着海拔的提升,发动机的动力会所有衰减,但Q7似乎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这款EA.0TV6涡轮增压发动机,似乎总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尤其是在转就可输出的牛·米峰值扭矩,让我们在漫长的爬坡中显得游刃有余。
轻踏油门,转速表指针会以一组欢快的抖动,来提醒驾驶员为换挡如丝绸般顺滑的8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加档,虽然有7种驾驶模式,但大多数情况下我都会选择舒适模式。
此时的整辆车都被轻松的氛围萦绕着,你会觉得生活会变得很惬意,无论是驾驶者,还是车,都应该是处于放松的状态,而不是时刻紧绷。
虽然Q7是个大家伙,但其应用现代航空航天飞行器采用的多材料空间框架(MultimaterialSpaceFrame)理念,实现了车身刚度和轻量化水平的大幅提升。
所以你相信吗,这个5米多长大家伙由0加速至km/h只需要短短的5.9秒,真是令人咂舌。
车快、路又好走,三百多公里的路程,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抵达了,这完全不是我记忆中的贵州公路。
十年前,我曾经来贵州援助希望小学,在当地的大山中转来转去,路程不长,但路况极差,往往是几十公里的山路,跑上个大半天,但这一次来拍摄北盘江大桥和天眼,真切感受到了贵州公路网的发达。
在贵州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基本上有一半的时间是在高桥上和隧道中,所以,这里接连诞生了好几座世界上数得着的高桥,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让人惊叹的是,在整个贵州,任何一个通往有人居住的村庄小路,都已经变成了水泥路,以往尘土飞扬的砂石路,基本上已经存在于记忆当中了。
8年前,我远赴欧洲去看世界第一高桥,而今,我只要在家门口(国内)就能探访到当今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
这座大桥以.4米的绝对高度刷新纪录,成为世界第一,这不仅让我心潮澎湃,8年前,我们仰望他国,而今,我们让他国仰望,那种骄傲感,当我驾驶Q7走过大桥的时候,油然而生。
自己的脑海中不仅有些恍惚,仿佛八年的时光稍瞬即逝。
同样是行走在数百米高的桥面上,同样是面对如四季般变化多端的气候,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我驾驶着奥迪Q7,终于把世界第一高桥这个选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结尾。
从桥上下来,我们前往山谷另一边的北盘江大桥观景台进行取景拍摄。在拍摄的间隙,我好好端详了一下Q7的样子。Q7换代,技术上我相信不是什么难事,最难的就应该是它的外形。
第一代的Q7造型最为经典,在它出现的那个年代,它是整整领先了一个时代,第二代给人的印象则不如一代深刻,而眼前的第三代,则重新回归到一代的风格,所不同的是,它更富有侵略性。
北盘江大桥并不是我们此行的重点,在了却拍摄世界第一高桥的心愿后,我们还要赶往另外一处值得记录的大国工程——贵州天眼。
坐落在黔南自治州平塘县的天眼,可谓是当今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望远镜,其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绝对是当下中国高科技工程的天花板之作。
当然,讲到科技,我驾驶的这台Q7也毫不逊色。
诞生于MLBevo顶级SUV平台的它,生下来就赢在起跑线上,采用行业最顶级制造工艺,仅白车身焊接就使用了14种创新连接工艺。此外,像E-NCAP五星级碰撞测试成绩这些更是信手拈来,不在话下。
我更欣赏奥迪对于科技的使用方式——化繁为简。就像其搭载的人机交互界面,在三块屏幕之下,所有的信息一目了然,所有的操作指令也变得简单明了。
另外,你还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控制,直观清晰、能让你以一种极其简单明了的思维方式达到自己想要实现的功能。用简单的方式去驾驭复杂的系统,不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这才是一个成熟品牌所应该具有的方向。
抵达天眼景区后才知晓,因为安全和保密的缘故,一切飞行器无法在天眼周边十公里范围内起飞,故而拍摄的计划被迫取消。
所以我们临时改变路线,转而前往被誉为天空之桥的——坪塘大桥,也正是在那里,我看到了此生所见最为壮观美丽的高架桥,蓝白色相间的坪塘大桥,美得那么不切实际,那种震撼、那种雄美,非言语所能形容,好在航拍师用无人机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切。
而当我们在天空之桥下的群山之中拍摄的时候,那些蜿蜒曲折的小路,路窄不说,而且全是急弯和慢弯,加上路上偶有对向车,开着Q7这种大车,走在其上令人小心翼翼。
如果此时我手中驾驶的是一款传统越野车,那么我唯有将速度降至最慢,但我现在驾驶的是Q7,坐拥SUV领域内传奇般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以及四轮转向系统,这些狭窄的弯道就好像为它度身定做一般,如鱼得水般的在山间驰骋。
41年前,当奥迪将quattro系统从WRC冠军赛车上移植到民用车以后,这套系统就注定带来不凡。
奥迪Q7的公路和越野性能均受到这套驱动系统所带来的裨益,在山路上行走,我能感受到新Q7车大而灵活,在应付快弯和慢弯时都有一种尽在掌握的可靠感觉;即便是遇到那些匪夷所思的急弯,后轮最大转向可达5度的四轮转向系统也可轻松解决难题,而我,只需要享受车身飞过一个又一个弯道的乐趣就好了。
从云贵交界处的北盘江大桥,到隐藏在坪塘县深山中的天眼,再到美到不真实的天空之桥,我们环绕着贵州的西南面转了一个大圈。而经过了三千多公里的亲密接触,我发现我愈加的喜欢这款车。
那么我究竟喜欢它的哪一点呢?内饰,座椅,空间,安静,动力,性能,驾乘感受,电子系统,高保真音响系统,和其他诸多配备也都在备选之列。
所以关于Q7,我们最终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它是SUV世界里的全能六边形战士,无论是性能、传承、智能化、安全,还是空间、设计,它都是出类拔萃的那个。
精彩回顾
海川品车已入驻以下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