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崩塌介绍兴仁县潘家庄镇楮皮田村后

白癜风有哪些表现 http://pf.39.net/bdfyy/jdsb/160324/4800901.html
1、地理位置及交通

断头山崩塌(危岩体)位于兴仁县潘家庄镇王家寨村楮皮田西南部断头山,地理位置坐标:X.;Y.,距兴仁县城约47km,区内有硬化公路及简易公路通过,交通较为便利(见交通位置图1)。

2、气象水文条件

区内气候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夏湿冬干。年均气温约15.2℃,7~8月平均温度21~22℃,日最高气温约33~35℃,1月气温最低,月均约6.1℃,日最低气温零下1~6℃。年均降雨量.5mm,5~9月为雨季,降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80%以上,且多有大暴雨,常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冬春季一般干旱少雨,冬季常有降雪,高山多有冰冻。

勘查区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区内局部发育有小冲沟,于勘查区西部及西北部有两条较大的常年性溪沟。分别为老寨河和火冲大沟。

3、地形地貌

该区为中山侵蚀地貌,岩石风化强烈,植被较发育。地势平缓处分布残坡积物及古崩塌堆积物,厚0.2~5m。地势南高北低,断头山北侧一带发育陡崖、陡坡,山坡中部有宽约—m的缓坡平台,坡脚地势较为平缓。崩塌发生处即为该区最高点,海拔m,最低点位于北部鲁苦和店子上之间,海拔m。

4、崩塌(危岩体)特征与评价

危岩指岩体被结构面切割,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松动和塌落。崩塌指危岩的塌落过程及其产物。危岩体指受构造裂隙、卸荷裂隙的切割,被分割成块体,块体脱离母岩形成危岩体。

勘查区危岩及崩塌产生的方式主要是:由于陡立边坡顶部砂岩层受节理切割形成危岩或产生崩塌。当该危岩边坡一部分岩体下部塌落后,残存的岩块还“悬挂”在坡面上,对山坡脚村民的生活和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根据调查,断头山陡崖处常年有落石、崩塌发生。七十年代该处曾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崩塌,持续时间6~7个小时,使居住在坡上的村民房屋受损。

/5、危岩分布状况

9年6月23日凌晨5时左右,潘家庄镇楮皮田村后山(断头山)发生岩体崩塌。估计崩塌的岩体体积约m3,目前山体后缘顺着山坡走向发育3条张拉卸荷裂隙,间距在6~12m间,最大的一条裂缝宽0.3~1.5m,深未见底,裂缝错落高差约1m,其余两条裂缝宽度0.2m左右。危岩体长90~m,宽13m,垂直高差近m,方量5.6万m3,随时可能继续发生崩塌,严重地威胁到山下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6、危岩体形态

断头山危岩体的形态以块状为主,次为壳状和不规则状。

(1)块状危岩体

这类危岩体主要受裂隙和岩体厚度控制,同时也受岩体强度控制。分布在强度较高的、厚度较大的母岩体上,一般在下部均发育有岩腔。

(2)壳状危岩体

这类危岩主要受与坡面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卸荷裂隙控制,厚度较小,仅局部附于母体上,形状各异,这类危岩体体积较小,数量小,一般分布在陡崖上部。

7、危岩体形成因素

勘查区危岩体的形成,主要受裂隙,软弱层、软弱基座、卸荷带等因素的控制。

7.1裂隙

控制区内危岩发育的裂隙主要有层面裂隙、构造裂隙和卸荷裂隙。裂隙特征见危岩点裂隙统计表。

(1)层面裂隙

区内陡崖主要由薄至中厚层状砂岩、粉砂岩组成,单层厚0.2~1.0m不等,在砂岩、粉砂岩中,层间间距0.1~1.0m,多闭合,层面倾向~°,倾角3~5°,该组结构是危岩的顶、底界面。

(2)构造裂隙

中部坡面陡崖构造裂隙,主要发育~°∠85~90°、20~40°∠80~85°两组裂隙,危岩体主要受控于这两组裂隙。其走向基本一致。

(3)卸荷裂隙

断头山危岩的3条卸荷裂隙,是在构造裂隙基础上,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其卸荷裂隙在产状20~40°∠80~85°的构造裂隙基础上发育的。裂缝宽0.2~1.2m,延伸长度22~89m不等。

7.2卸荷带

据地面调绘、裂隙统计,卸荷带情况如下:

陡岩坡体植被不完整,近期坍塌迹象明显,陡岩相对不稳定,卸荷带宽度为2~13m左右。卸荷裂隙主要位于坡顶位置。

8、危岩体诱发因素

暴雨、植物根劈为危岩发生崩塌的主要诱发因素。

暴雨是诱发危岩崩塌的主要因素,降水后形成的地表水通过陡崖后缘的裂缝渗漏到陡崖裂隙内,降低了裂隙的力学性能,同时,增加了裂缝内的水压力(包括动水压力及空隙水压力),诱发了危岩崩塌的发生。

植物的根劈作用对岩体的稳定性有所降低,一方面植被的生长增加了危岩体的重量,另一方面根茎沿危岩裂隙生长、裂隙扩大,使危岩体产生向临空方向的变形破坏。

9、危岩体破坏方式

根据本次对勘查区内危岩现状空间几何特征、结构面组合特征分析,断头山危岩体可能的失稳方式为滑塌式。

滑塌式:危岩体附着于母岩上,以一定角度的裂隙(卸荷裂隙)面接触,在危岩体自重和地表水渗入裂隙等因素的作用下,裂隙面锁固部位被贯通,危岩体沿母岩(或基座)发生剪切滑移破坏,此种破坏方式往往有渐变特征,破坏后果受危岩临空条件影响,临空高度越大,后果越严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69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