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山区高墩大跨的新桥型空腹式连续刚

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0/content_20138669.htm

空腹式连续刚构桥,亦称斜腿连续刚构桥、拱梁组合式连续刚构桥,是在常规连续刚构形式上的一种新的改型,其主要思路是加大箱梁根部高度,并对箱梁根部的腹板进行挖空,减轻自重,形成梁-拱组合力学效应,从而提高结构承载效率,增强桥梁跨越能力。空腹式连续刚构可采用与常规连续刚构桥相似的平衡悬臂施工方法,工程造价和运营维护费用较低,适用跨径在m~m,可望填补常规连续刚构桥适用跨径和斜拉桥适用跨径之间的空白。本文简要介绍这种桥型的设计构思和主要施工特点。

空腹式连续刚构

连续刚构桥具有结构受力性能较好、能适应一定的平面线形变化、行车平顺舒适、后期养护工作量较小的特点。同时,悬臂法施工,对机具、场地及运输条件的要求低,对于山高坡陡、施工场地狭窄的山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而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获得了大量应用。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主跨超过m的连续刚构桥达80余座,主跨小于m的更是不胜枚举。但连续刚构桥跨越能力有限,结构承载效率和材料利用率较低;在跨径大于m时,技术风险增大,工程经济指标恶化,且易出现开裂、下挠等耐久性问题。受制于其固有的结构承载特点、混凝土材料水平、施工技术与质量成本控制等因素,0年以来连续刚构桥跨径的发展比较缓慢,甚至因为某些大跨径桥梁出现跨中下挠、梁体开裂等问题而限制跨径。目前,我国业内一般限制连续刚构跨径不超过m,部分山区省份限制跨径不超过m。

受制于山区公路路线总体和地形地质条件,桥梁跨径处于m至m,而地形地质条件不适于拱桥设置时,多采用非经济跨径的斜拉桥,甚至悬索桥。在此背景下,一种能填补m至m经济跨径的桥型,成为了桥梁建设的一个迫切需要。为此笔者在常规连续刚构的基础上结合拱桥的力学特点,于7年提出了空腹式连续刚构新桥型。

结构体系

空腹式连续刚构桥的设计思想是将箱梁根部的高度加大,并将腹板挖空,在箱梁根部区域形成由下弦、上弦和主墩组成三角框架结构,从而提高根部区域的承载效率、提高结构的跨越能力。空腹区域的下弦为偏心受压结构,主要起承压作用;上弦为偏心受拉结构,平衡下弦的水平力,并布设悬臂浇筑钢束;上、下弦汇合后成为实腹梁,其受力特性与常规连续刚构相似,其长度由于空腹区的存在而减小。

空腹式连续刚构桥的结构,主要包括墩柱(双肢或单柱式),根部挖空区域的下弦、上弦,以及常规实腹梁段、合龙段等,如图1。

图1空腹式连续刚构桥的结构体系

空腹式连续刚构桥,其总体结构特性仍然为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但由于空腹区域的存在,其结构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挖空三角区的下弦受压为主,为拱的受力特征;上弦受拉为主,可以平衡下弦压力;主墩两侧的挖空三角区对称,两侧下弦压力和两侧上弦拉力基本上相互抵消,形成自平衡的受力体系。

2.承受巨大负弯矩的桥墩根部区段,改梁式截面受力模式为挖空三角区框架受力模式,提高了桥墩根部区段的结构承载效率。

3.挖空三角区,减小了跨中实腹梁段的长度,减少了跨中梁段的受力和挠度。

4.下弦的设置,减小了墩柱高度,提高了高墩的稳定和受力性能。

5.根部区域挖空,减小了结构自重,降低了下部构造与基础工程规模,提高了结构抗震能力。

空腹式连续刚构桥结构体系相对复杂、关键节点较多、构造设计难度较大、上下弦施工工序较多、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在设计验算、预应力配置、构造设计、施工组织与施工控制等环节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桥跨布置

空腹式连续刚构桥,可布置为单主跨、多主跨,以及单T的形式,桥墩可采用双肢薄壁墩或箱形柱式墩,其桥跨布置如图2、图3。

图2双肢薄壁墩、空腹式连续刚构桥

图3单柱式墩、空腹式连续刚构桥

空腹式连续刚构桥,也可与常规连续刚构组合形成大、小跨的布置形式,从而增强了适应地形的能力。

与常规连续刚构桥一样,空腹式连续刚构桥的桥墩与上部结构固结,不需要设置大型支座,桥墩承受上部结构传递的轴力、弯矩和由于预加力、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梁体纵向位移。桥墩底部所承受的由于上构梁体纵向位移产生的剪力,随着墩高的增加和墩身刚度的减小而减小,因此布置桥跨时,应选择适当的墩柱高度和墩身截面尺寸。根据笔者的工程经验,采用双肢薄壁墩的情况下,墩柱高度不宜小于其与上构梁体纵向温度位移零点之间距离的1/4—1/5,如图4。

图4空腹式连续刚构桥的桥跨布置与墩柱高度

双肢薄壁墩的建议高度,可表示为下式(1)

Hi≥(1/4~1/5)Li,i=1~n      (1)

式中,Hi、Hn为墩柱高度,Li、Ln为墩柱与上构梁体纵向温度位移零点之间距离,上构梁体纵向温度位移零点按桥墩的纵向抗推刚度,采用集成刚度法计算。

空腹式连续刚构桥中,桥墩除承受上部结构传递的轴力、弯矩和由于预加力、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变化等所引起的内力外,车辆制动力、上部结构地震力等,亦将产生较大的效应,且向墩高较小、纵向抗推刚度较大的桥墩集中。因此,连续刚构体系中的桥墩高度,或者更准确地说,桥墩纵向抗推刚度的差异也不宜过大,桥墩高度及其截面形式和尺寸的选择,要力求各墩及其基础的受力较为均匀,必要时,在高度较大的双肢之间设置纵向系联,以调整桥墩纵向抗推刚度,从而调整上部结构传递到桥墩的内力的分配,如图4。

结构参数

分析空腹式连续刚构桥的结构特点可以发现,空腹区域长度、下弦倾角等参数的变化,对结构受力的合理性、经济性影响非常大,可以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或结构优化方法,对其合理取值范围进行研究。

根据贵州北盘江特大桥(主跨米)和湖北云南庄特大桥(主跨米)的结构设计与计算分析,结合正交试验研究,建议空腹式连续刚构桥的总体结构参数取值如下:

1.空腹段下弦梁底与实腹段梁底宜按一致的幂次曲线变化,梁底曲线幂次β的取值范围为2.5~3.5。

2.空腹段下弦梁底与桥墩的相交点至墩顶桥面的距离,即根部总高度H,宜取主跨跨径或名义主跨跨径的1/7~1/9。

3.空腹段下弦可采用等高度梁,梁高宜取主跨跨径或名义主跨跨径的1/40~1/50。

4.空腹段上弦梁高,应综合考虑上弦结构受力及纵向预应力布置的需要,宜取空腹段上弦长度的1/10~1/15。

5.主跨跨中梁高宜取主跨跨径或名义主跨跨径的1/50~1/70。

施工方法具有特殊性

空腹式连续刚构桥上部结构的总体施工方法是,先进行空腹区的施工,完成上、下弦汇合后,转入常规实腹梁段的挂篮对称浇筑,直至合龙,最终完成上部结构施工。空腹区结构一般处于高墩之上,难以采用支架施工,其施工方法有一定的特殊性,施工设备要求较高,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变形控制均需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1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