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历史课聊聊江阳郡的来历,感受两千年前

白癜风早期治愈方法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26358.html
江阳(县)之名,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汉代桑钦著《水经》载:“江水(长江)又东,过江阳(县)南,雒水(沱江)东南注之”。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云:“江阳县,枕带双流,据江雒会也”。汉初,继承秦制。由于巴蜀地区是“王业所兴”之地,因此划入皇帝直接统治区,不封藩王,实行郡县和封国两制。在什邡、南安(今乐山)、繁(今彭县东南),严道(今荣经西)和江阳(今泸州),分封为侯国。在江阳县与侯国交错而立。汉景帝六年(前年)4月,封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有功的赵相苏嘉为江阳侯,在江阳县境建立侯国,辖户。(当然有一部分人认为根本不是泸州,对不起,暂时没有精力给大家杠)武帝建元六年(前年),汉武帝派番阳令唐蒙出使南越国(都城番禺,今广州),了解到从巴蜀南夜郎国,浮船牂牁(zāngkē)江(今北盘江),可至南越,遂向武帝建议由此路征服南越。元光五年(前年),武帝以唐蒙为中郎将,率巴蜀吏卒,从巴郡符关(今合江县镇南关)入夜郎,说服夜郎侯多同及其旁小邑臣服于汉。约为置吏,通夜郎道。于是将相邻的江阳(今泸州)、僰道(今宜宾)、武阳(今彭山)、南安(今乐山),资中诸县地和新辟夜郎国之地置犍为郡。初治氅县(今贵州遵义西南境),后治南广(今高县),僰道(今宜宾)。史称:“分巴割蜀,以成犍广”。元鼎二年(前年),在合江县置符县。元鼎五年(前年),废江阳侯国。元鼎六年(前年),唐蒙平南夷,割键为郡地置牂牁郡,今泸州地区仍属犍为郡地。叙永赤水河地区属牂牁郡地。元封五年(前年),置13刺史部(即13州),设刺史。改属益州部键为郡。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建立东汉。今泸州地区实为蜀郡太守公孙述割据的“大成”政权之地(25~36年)。东汉末,又为刘焉、刘璋父子踞有,仍属犍为郡。安帝永初元年(年),安帝刘祜改蜀郡南部都尉为犍为属国,治汉阳(今江安县南),领朱提、汉阳二县。同年,键为属国从汉阳移治江(长江)、雒(沱江)会(今泸州市市中区江阳区),面临枝江(即沱江)更名为犍为枝江都尉。献帝建安十六年(年),益州牧刘璋派法正迎刘备入蜀。建安十九年,平江州(今重隋、唐时期,泸州升为总管府、都督府,境域较宽。东接渝州,南接滇东、黔北,西邻戎州,北倚资州。北宋时,泸州升为军事州(军),又置泸南沿边安抚司、潼川府路和梓、夔路兵马都钤辖司。其地东至渝州,南邻昭通、西接戎州,北接梓州。正如《宋会要辑稿记载,宋徽宗诏云:“泸州西南要会,控制一路……,可升为节度,仍赐名泸州军”。《宋史》记载泸州知州张克明说:“泸州地方千里,夷夏杂居”。《水乐大典》卷云:宋代泸州“西连僰道,东接巴渝、南望夜郎、牂牁。宋时,由于兵乱,其境域逐渐缩小,主要辖泸南边面州县(包括羁縻州县)。元代,泸州只辖江安、纳溪、合江3县地域。元末,其境域东抵重庆路隶事司、南接永宁路路筠连州、西连叙州路戎州、北邻成都路简州,并在今叙永县境置西南番安抚司、宜司、西南总管府、永宁路,其境域比泸州地区境域宽广。明代,泸州置分巡下川南道,监察泸州、叙州府、马湖、乌蒙、乌撒、东川、镇雄、永宁等府、州、县。境域跨越今川南宜宾、内江、自贡、泸州、滇东黔北地区、绵亘千里,泸州仍辖江安、纳溪、合江3县。清代,置泸州直隶州,仍置下川南道、永宁道,其监察变为行政辖区外,泸州本州只辖6里和江安、纳溪、合江3县地域。民国时,置川南永宁道,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境域东接重庆市,南连云南昭通、毕节地区,西与宜宾接,北邻内江地区。新中国建立后,先后置川南行政公署、泸县专区专员公署、泸州专员公署。川南行署下辖泸州、自贡两市和泸县、内江、宜宾、乐山4个专区41个县(区)。地域东至江津地区,南接贵州毕节、云南昭通地区,西抵乐山、北至成都。泸州专署境域,东接江津地区、南邻云、贵昭通、毕节地区,西连宜宾,北邻内江、自贡年,为省辖市,下辖5县1区。93年后改四县三区到今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